僧格林沁王府为什么不开放?曾王府是谁的王府?

僧格林沁王府并未对外开放,原因是其目前仍被驻军使用。僧格林沁王府是清代重臣僧格林沁的宅邸,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,始建于清道光年间,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。王府建筑群保存完整,布局严谨,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。目前,王府被军方使用,不对外开放。

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。

僧格林沁王府,正方形院落,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,现存正殿、库房、后仓等建筑。正殿为单檐硬山顶,面阔五间,进深两间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甘旗卡镇北约7公里哈不哈村西北500米处。又名博王府,原名科尔沁郡王府。始建于清乾隆五年(1740年)。咸丰五年(1855年),本旗第十任札萨克郡王僧格林沁因功晋升亲王,赐“博多勒嘎台”,遂称博王府。

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。原僧王府规模很大,前门在炒豆胡同,后门在板厂胡同,纵跨两个胡同。王府分中、东、西三路,各有四进。其中东路除正院外,还有东院四进,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。民国后,府第被亲王的后代逐渐拍卖,被分成了许多院落。炒豆胡同71号至77号(单号),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(双号),都是原王府的范围。炒豆胡同西口,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,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。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胡同,在清朝是不多见的。这里被改建为"侣松园宾馆"。像这样幽静秀雅、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,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qq:1219982080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
)">
< <上一篇

)">
下一篇>>